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基于我国的国情考虑,为了有利于保障夫妻中经济能力较弱一方的利益,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夫妻地位平等,我国的夫妻财产制以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婚后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个人特有财产和夫妻另有约定外,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所得的财产,均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里的所有指的是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根据该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体必须是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同性同居等,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夫妻共同财产,必须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双方或乙方所得的财产,这里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所得,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比如乙方婚前获得的稿费并未实际取得,在婚后出版社才支付,该笔稿费是夫妻共同财产吗?不是!那么如果该笔稿费直至婚姻关系终止前也未取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是的!
4、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
民法典该条规定,列举了夫妻财产的范围。
1、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等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比如股票债券收入、股份、股权等资本利得、农业生产等。
3、知识产权收益。知识产权既是财产权也是人身权,配偶不能取得人身权,但是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稿费、专利转让费等
4、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夫妻任何一方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则归一方所有。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包括: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该司法解释还对夫妻共同财产做了如下规定:
1、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4、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因此律师在此提醒,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在取得对方同意后进行,尤其是房屋等重大财产。一方在处分共同财产时,另一方明知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事后不得以自己未参加处分为由否认处分的法律效力。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对方有权请求宣告该处分行为无效,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