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和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2024-09-23 17:15:55 admin

实践中,常常有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最后却以集资诈骗罪入刑,本文从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立案标准和量刑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戒子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本质上属于诈骗罪的一种,该罪名在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该类犯罪严重侵犯了公众财产的所有权,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理解该罪名需从以下几点把握:

一、在主观上,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这是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重要的区别。这里的非法占有通常指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为己有,或挥霍、或携款潜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非法集资解释)第七条规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二、行为人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

包括编造谎言、捏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的方法,诱使他人信以为真,错误地相信非法集资者,从而被骗取资金。非法集资一般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以合法经营的形式掩盖非法吸收资金的实质;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汇报;

4)向社会公众及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公司、企业等单位。

判断是否为单位犯罪时应判断单位是否以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为主要活动,根据单位实施非法集资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资金规模、资金流向、投入人力物力情况、单位进行正当经营的状况及犯罪活动的影响、后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认定。

个人为进行非法集资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单位设立后,以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对单位中组织、策划、实施非法集资返祖活动的人员以自然人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以数额较大进行判断,根据《集资诈骗解释》第八条规定,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在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集资诈骗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犯集资诈骗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金;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十三条 通过传销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同时又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四条 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2021.07.01生效)四、常见犯罪的量刑(四)集资诈骗罪

1.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在七年至九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集资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根据犯罪数额、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集资诈骗罪的,综合考虑犯罪数额、诈骗对象、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首页
律师实务
法律知识
咨询